阿修罗一直走到连廊尽
,方才停下脚步。
原来再刻骨铭心的爱意,都可以被埋到心里最深的角落去。
(三)玉碎
善见的圣子来到王城的那天,是阿修罗去接他。
那时他们都十八岁。阿修罗骑
在前
,穿他往日里穿的骑装,可帝释天没能像从前一样与他并辔策
,他换上华丽繁复的衣裳,静静地坐在
车里。
阿修罗感到麻木,他希望
背上再颠簸些,更颠簸些,好让他清醒些。一个念
在他脑海中挥之不去,他想拉紧缰绳调转
,想带着帝释天从这里逃走,回善见,去西面的草原,往东边的大海,去哪儿都好。
只要不是别人的
边。
他期待下一场大雪,封住他们回王城的路,又或是他的兄长忽然改变了主意。他不禁回过
去看帝释天,
车的竹帘随着
车颠簸只小幅度地颤动几下,内里的人却不声不响。帝释天沉默地坐在里面,像个安静的、漂亮的木偶。
阿修罗忆起从前,他与帝释天到善见城郊跑
。帝释天学骑
不久,不比阿修罗从小在
背上长大。技术不够娴熟,却偏偏最爱耳畔的风声,所以他总是骑得很快、很快。
那时阿修罗也夹紧
背,跟在他的
后,不远不近。
“阿修罗要同我比试吗?”帝释天回过
来,声音随着达达的
蹄声一起散进风里。
阿修罗不答话,他只挑眉笑一笑,又跟上他两步。帝释天有些疑惑地转回去,不明白阿修罗究竟想着什么。
不远不近,不密不疏,阿修罗一直、一直地在他
后护他平安。倘若他有什么危险了,他便可以第一时间保护他。又或者倘若帝释天骑得快了,无法控制了,胆怯了,慌张了――
只要他回过
来,阿修罗就会稳稳地接住他,披荆斩棘,赴汤蹈火,守护他一生一世。就如现在,只要帝释天掀起
车的竹帘,告诉他,他不要去王城,他不要同他的兄长联姻……甚至他无需开口,只消一个眼神,阿修罗就会义无反顾地带他走。他才不想在乎两国交往,不想在乎礼义法度。
蹄达达地踏在回王城的路上,缰绳被攥紧在掌心,帝释天,为什么不说话?
帝释天没有说话。正如当年他骑在
上,最后也没有回过
。
队伍终于在城门前停下来。阿修罗梦一样地翻
下
,却一句话都不能够说出口。
边副将迦楼罗见他不愿说话,立刻上前去同守卫说明来意。阿修罗抬起
来,他从未觉得红墙这样高过,高到皎皎明月都要被困锁其中。
帝释天就是在这时撩开了
车的竹帘。
阿修罗慢慢地转过
去,同他对上视线。他看到那双眼,一如既往的那双眼。他眼前的夜空像漆黑的冰一般熔化,烟火落进深海消失不见,明月与繁星,晚风与飞鸟,帝释天沉默不语,他也沉默不语。说些什么,他
促自己。
些什么,他
促自己。阿修罗木然地向前走一步,看到帝释天朝他很轻、很浅地笑,他的嘴角是向上牵的,可为什么那双眼中有一闪而过的晶莹?
帘子被“扑通”一声放下来,重新隔绝了两个人的视线。阿修罗目送
车驶入王城,在那一刻他方才后知后觉地意识到,自己与那人的缘分终于在此时被彻底地、毫无转圜地剪断了。
……
大婚那日的场面实在是盛大热闹非常。百姓山呼万岁,天魔在众人的注目中牵起帝释天的手。对两个国家的人民来说这是一次伟大的、极好的联姻,人们在城楼下站成一片海洋,城楼上的王与妃比肩而立,像是世间最美好与般
的两个人。
你站在那样高的地方,万人之中央,我却再也看不到你眼里的光华了。
阿修罗听见城楼之上,兄长高声说了什么,
边的人群忽然沸腾起来,他被欢呼声淹没。他逆着人群的方向朝外面走,耳畔的嘈杂与
边的人影被拉长、模糊。他高大,却从未觉得穿行在人群中如此煎熬。那是帝释天的选择,他知
他永远会牺牲自己,
出他所认为最好的选择。孩童坐在父亲的肩膀,伸手去指路边的糖人,老人拈着胡须向外乡人讲那位王的故事,少年红着脸偷偷握住少女的手……世上所有的人都有所求而有所得,可他的所求又在哪里呢?
他一路背向而行,像独行的英雄,又像为世界所抛弃的人。一边穿行,一边惶然地掩埋一些东西。星星,月亮,春水,雄鹰,旷野,繁花……都落进土中去被埋藏起来,兄长成婚的那一年,阿修罗自请去北地边
领兵。
他走得急,逃也似的。什么都没带着,只将那枚玉坠子揣在
上。
(四)瓦全
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