脓了,命倒是大,还有力气来抢食?”
玉若安不懂,都是活成上顿不接下顿的乞丐,谁比谁高贵,为什么能说出这种话。
被哄乱的人群从前面挤到了远离施粥大锅,玉若安又奋力地挤了回去。
看着不过三四岁小板儿的玉若安,这个模样已经五年了。
这个模样儿就被遗落在小镇上的玉若安,一直就没长大过,只有额上一左一右拱出来两个小包,如今已经探出了白生生的骨
。覆在骨
上的那一圈,状况并不好,如今正是冬天,被冻的通红的那一小圈,确实如同其他小乞丐所说,
脓了。
很疼,但仍是谁,这般疼了一两年了,慢慢就会习惯。
捧着大碗的小手,端了一大碗的热粥,从人群中往外挤时,便有人推攮着他,想要使坏。
这臭小子总是仗着一张玉雪可爱的脸,每次都能在这种时候,被人施满一整碗的粥,哪怕这小子的碗比其他人的大了两三倍。
推攮的人群不论用了多大力,玉若安只要还站稳着,碗里的粥便跟被封住了似得,绝撒不出半滴。他从小就有着控水的能力,还有较常人要大许多的力气。
靠着天生的勇力,玉若安从一堆臭乞丐中挣扎出圈,一溜烟儿便往街外的破窑棚区跑去。
一边跑着的玉若安,一边从破窑上蹭了满手黑灰,呼啦一下把那张为了蹭粥洗白净的脸,又抹得脏兮麻黑。
破旧的窑里,早已没了烧窑的功能,破了的窑投下天光,灰乎乎的窑
依然不怎么明亮,稍不注意就会往衣衫上蹭满黑灰。
饶是如此,这据说是修者遗留下来的破窑里,依然搭着好几个窝棚。
条件再怎么简陋破旧,这么个破旧的地方,也还得有那个本事才能住进来。住在这破窑里的老小乞丐们,很少生病。
“嬷嬷。”玉若安带着喜意将一大碗粥端进棚里,将趴在小床上的老妇人扶了起来:“我端了粥回来,起来吃一些再睡。”
被扶起来的老妇人,干瘪瘪的,上已经没有几两肉,一双眼睛也深深的凹进去,面容看起来有些可怖。可就是这样的一个老妇人,将当年被扒个
光,还差点被卖进销金窟的玉若安给救了回来。
“安宝儿,过来。”老妇人着气,却用带着笑意的声音叫他,枯槁的容颜上,有着一丝发自心底的笑意。
玉若安凑到巴嬷嬷面前,老妇人抖抖索索从怀里掏出了一个小瓷瓶,一双豆儿似得小眼里,迸出金亮的光:“看,这是什么?”
“什么?”玉若安好奇的偏着脑袋凑过来。
木制的瓶盖儿打开,飘出一阵令人心旷神怡的药香味。
玉若安还迷恋的嗅着味,额上的伤口
被巴嬷嬷蹭了几下,清清的凉意和微微的
从骨
的
肉里同时冒出来,玉若安
了一声,就想伸手去挠。
一贯慈爱的巴嬷嬷很强的握住了他的手,语气也严肃起来:“不准碰,这次长好了,下次就不会坏了。”
听着这句话,玉若安乖巧的住了手。哪怕得他骨
都要酥了,也趴在床边,两手扣着床板,乖乖忍着。
巴嬷嬷看着他这个又委屈又乖巧的小模样儿,叹了口气:“你这样的宝贝儿,你娘亲怎么舍得?”
末了,怜爱的抚了抚玉若安圆的骨角
,像是在说玉若安那未曾谋面的娘,又像是在说她自己:“路是自己选的,为何要牵扯到不知事的孩子呢。”
也不知巴嬷嬷用得什么灵药,玉若安额
上的脓疮第二天便完全好了,只剩一圈粉
的小肉,紧紧裹在小骨角
上。
巴嬷嬷却并没有因为玉若安的伤好,而神起来,反倒是一天天萎靡了下去。
巴嬷嬷说不出话的那天,玉若安求着请动了住在西窑里的大夫。
巴嬷嬷和大夫其实算是同行,早年巴嬷嬷便是靠着能捣弄草药,混迹城中赚得几分薄钱,才养了玉若安好几年。同行便是冤家,
大夫自然是不愿意来的。
“你家老虔婆不是很能吗?最后倒求到我上。”
大夫一边骂骂咧咧,一边挪着微瘸的
,将同样瘦巴巴的
挪进了玉若安和巴嬷嬷的破窑棚里。
大夫只看了一眼,便叹了气:“她是活不成了。”病且能治,天命所归却是拦不住的。
末了,大夫看着玉若安,到底仁心发作,
:“我施一套针,让她与你交待交待,我能
得也就是这个了。”
着气睁开眼的巴嬷嬷,看到榻前的
大夫,似乎明白了什么。
巴嬷嬷抚了抚玉若安的,便转向了
大夫:“你若答应好好照顾他,我便许你儿子一场大前程。”
大夫哼哼:“你自己都这样了,还想许我儿一场前程?你怎得不干脆许给你家安宝儿?”
巴嬷嬷看着玉若安,摸了摸他的小骨角:“这前程,他享不了。”
人却长着骨角的玉若安,就算用窑灰将
发抹成了灰黑色,依然能一眼看出,这是有着妖修血脉的孩子。若是父母
爱